雷军在第五次年度演讲中,正式对外发布了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发布会现场用了不少强悍的参数以及极致的轻量化来修饰。只是对于这款车,雷军自己都说“买不起”,这也意味着原型车注定不会量产,能量产的小米SU7 Ultra必然针对原型车做减法。 而在年度演讲结束之后的一场直播中,雷军透露了小米SU7 Ultra的价格——“有点小贵,但不会特别贵”。这句话透露的信息极为有限,直至今日才有更多预测消息传开来。 据透露,小米汽车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发布小米SU7 Ultra,投资银行、证券和投资管理公司高盛预测小米SU7 Ultra可能在明年售出4000辆,平均售价约为80万元人民币,这部分收入将占据品牌汽车板块总收入的5%左右。 官方对小米SU7 Ultra的估价和销量预测暂未回应,但不得不说这一预测已经不算保守:80万级别的小米SU7 Ultra,意味着要与保时捷等豪华品牌的传统燃油跑车直接竞争,作为国内最畅销的跑车之一,保时捷718去年在国内的销量也不过在4600辆左右。 可能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小米是“性价比”的代名词,但自从发布首款汽车小米SU7之后,消费者越发看重小米的产品品质,而且愿意为一款20多万的小米产品付费。如今,小米汽车在汽车行业逐步站稳脚跟,而且以小米SU7的高热度来看,小米SU7 Ultra说不定真能达到保时捷718的销量水准。 小米SU7 Ultra原型车确实带来不少技术性震撼——超过1500匹的综合马力、1.97s的零百公里加速时间、最高2145kg的下压力,再加上全碳覆盖件等用料水平,小通保守估计这款原型车的售价大概率要到百万元以上。 原型车的任务是为了在纽北赛道留下一个可观的成绩,而量产版最重要的是给用户带来极致的性能体验和操控体验。因此,小米SU7 Ultra量产版不会达到“全碳覆盖件”的用料水平,更有可能只在关键部位采用碳纤维材料,这也是小米SU7 Ultra量产版价格下探的主要原因。 比较有看点的是在关键技术方面,小米SU7 Ultra量产版大概率会延续小米SU7 Ultra原型车的同款硬件,比如小米SU7 Ultra原型车所搭载的双V8s+V6s三电机全轮驱动、AP制动卡钳、赛道专用制动盘以及麒麟2.0赛车专用电池等。 而在这样的基础上,小米SU7 Ultra量产版可能会为了拉低购车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小米SU7 Ultra的性能感,比如推出双电机版本或者不同续航版本,或者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底盘调校,去掉夸张的外观套件等等。 除此之外,小米SU7标准版在实用性、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拓展配件等方面展现出来的优势,都有可能在小米SU7 Ultra量产版上延续。一切的“减法”都有可能,只要小米SU7 Ultra量产版的技术实力与小米SU7四驱版有明显的区分,小米SU7 Ultra量产版在品牌中的地位就立住了。至于一年能不能卖出4000辆,可能就看价格是否给力。 今年小米汽车只推出小米SU7一款产品,目前还拿到不少订单量,官方会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这款产品上。“性能”并非大众消费者所需,即便“米粉”众多,但也不会有太多消费者愿意为过剩的性能表现和操控质感付出更高成本,但小米SU7 Ultra作为一款标杆级产品,其战略意义远大于市场意义,即便年销量可能不到5000辆,车企投入的精力只多不少。 当然,这一切只是高盛的预测而已,现在已知的准确信息非常稀少,比较肯定的是小米SU7 Ultra会在明年发布,而且既然是“Ultra”版本,那肯定要比小米SU7四驱性能版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80万元级别的纯电动性能车,小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指导价为76.90万元的极氪001 FR。 还记得在极氪001 FR的上市发布会,官方直接拿出燃油车时代的传奇布加迪威龙进行加速对比,而且成为首款跻身浙赛圈速榜前20的国产品牌量产车,网上对“电动车只会在中前段傻快”的质疑也在当时被打破。 市面上敢做性能车的品牌非常少,而做到极致的产品基本动用非常顶级的技术,与之相对的是上百万的售价,海外品牌积累了多年的市场口碑才换来消费者的认可。 作为纯电性能车的尝鲜者,极氪001 FR迅速换来市场的认同。按照官方的说法,极氪001 FR目前每月限量交付99辆,而在去年11月就已经宣布未来一年的量就已经售罄。 可以想象,80万级别的小米SU7 Ultra,在硬实力方面至少要与比布加迪威龙更快的极氪001 FR看齐,而且小米SU7 Ultra如果真能在明年推出,就能狠狠打脸极氪“友商们,五年内造不出来”的狂言。 当时听到极氪所言,小通确实心存骄傲,当可能很快看到极氪会被打脸,心中的骄傲甚至多了几分。 当然,我们仍需要承认的是,国内的纯电性能车市场仍是一个空白领域,直到近年来极氪001 FR、昊铂SSR、仰望U9等车型的推出,为这一细分市场填补了养分,让整个行业链的企业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给后续小米SU7 Ultra的入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现阶段,智能化逐步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购车因素,也是车企主打的产品卖点之一,主打性能的产品大概率不会获得亮眼的销量成绩。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操控感知并不强烈,但对智能化的感知也非常明显。然而,性能和智能化并不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两个要素在新能源车市的发展中都极为关键。 就拿新能源领头羊比亚迪来说,当品牌已经在主流市场取得成绩之后,快速扛起性能车市场的大旗,推出仰望U9、仰望U7等主打性能的新能源产品,而且还积极建设赛车场地和赛车文化。 小通以为,各个细分市场都能稳定运转,整个车市才能健康发展,性能车虽然不是“主菜”,但却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如今,作为新势力品牌的小米汽车也加入性能车的行列中来,对吸引其他车企的加入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